成人网站

    • 索 引 号:QZ07101-1200-2025-00295
    • 备注/文号:南政办明传〔2025〕14号
    • 发布机构:成人网站-国产成人网站大全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03
    成人网站-国产成人网站大全 关于印发南安市创建全国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5-07-11 18:09

    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办事处,市成人网站 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国有企业:

      《南安市创建全国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成人网站-国产成人网站大全

      2025年7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安市创建全国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高效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全国试点创建工作,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的《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函》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标准体系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坚持政府推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原则,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底,实现厨余垃圾日收运处置5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全市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面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有效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全覆盖,分类运输体系规范、分类处理能力基本匹配,居民分类习惯普遍养成的分类工作新格局。探索建成一套具有南安特色的简便易行、经济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成立工作专班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城管局,主任由市城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条块结合”机制,同时设立宣传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监督执法、公共机构等五个工作小组,具体工作职责参照《关于调整南安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及成立五个职能组的通知》(南分类〔2022〕2号)执行。

      (二)推动源头减量

      1.落实国家有关塑料污染治理管理规定,淘汰超薄型(厚度低于0.025 毫米)塑料购物袋生产、销售和利用,及时制止或查处违反有关塑料污染治理规定行为。倡导旅游、住宿等行业推行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工信局、商务局、文体旅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

      2.倡导全社会开展“光盘行动”,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规定。[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商务局、文体旅局、市场监管局]

      3.结合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推进公共机构无纸化办公,鼓励使用再生制品,办公场所不使用一次性杯具。推动公共机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加强塑料、纺织品、玻璃等可回收物收集利用。[责任单位:市政府办牵头,各公共机构具体实施]

      (三)优化前端分类

      1.提高投放实效。在各类场所优化布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前端,通过持续开展撤桶并点、分类标识标志更新、投放分类指引牌(贴)、更换分类桶等工作,不断巩固前端投放成果。新建20座“十有”生活垃圾分类亭,加强104座“十有”生活垃圾分类屋(亭)日常保养维护工作,按需配置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专用箱和城区重点道路分类投放柜等各类收集设施设备,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同时,提高可回收物收集比例,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量。落实督导员制度,加强督导员上岗培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督导实效。加强宣传激励,通过入户宣传引导、探索建立分类有奖兑换、分类红黑榜等方式,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意识。[责任单位:市城管局、住建局、商务局,各街道办事处]

      2.规范前端设置。完善居民小区、公共场所(景区公园、展览演出场馆、道路广场、运动场馆、交通场站等)、经营区域(宾馆酒店、餐饮饭店、农贸市场、商铺超市等)分类投放收集设施,保障设施完备、标识清晰规范;公共机构及其所属公共场所以大楼(院)为单位,全面规范设置四分类投放收集点,有条件的应建设分类屋(亭);做好小区大件和装修垃圾规范投放、收运、处置工作。[责任单位:市政府办、住建局、商务局、城管局、文体旅局、市场监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四)健全收运体系

      1.健全“桶车一色”配置。配足、配齐运输车辆,分类运输能力与四类垃圾分类收集量相匹配,桶车标识、颜色对应一致,严格执行专车专运,装载运输过程中无“抛洒滴漏”现象。[责任单位:市城管局、交通运输局、交警大队,中联公司、圣元环保公司]

      2.健全摇铃收集方式。以街路为单位,沿街店面开展定时摇铃收集方式,配备车载四类桶收集车,每天定时间定频次定线路收集,有条件的可增设误时移动投放收集点或车辆。[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3.健全厨余垃圾收转。通过配置专用车辆、制定收运路线、设置接驳点位,因地制宜地开展“接驳转运”“专线直运”和“公交收运”等模式,进一步推进城区厨余垃圾转运体系建设;建立“以市场监管局为监督、以外烩协会为依托、以村居网格为基础、以专业收运为主导”的城区“红白喜事”厨余垃圾处置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城管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圣元环保公司]

      4.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全市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完成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可回收物收集网点建设,探索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充分发挥资源化产业优势,立足南安本地塑料再生资源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加快构建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提高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五)完善末端处置

      1.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处置。立足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终端,进一步提质增效、技术改造,推进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处置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2.完善可回收物末端资源化处置。推动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按照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要求,开展废旧物资绿色分拣中心试点工作,不断完善分拣中心集散和分拣功能,提高专业分拣水平,打造经营规范、绿色环保、功能完善的分拣中心。依托海西园区建立电器电子产品、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促进相关行业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生态环境局]

      (六)培育典型引领

      1.培育典型引领。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区、片区、小区等区域创建工作,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机制。对通过创建的单位、小区、居民等群体给予表彰。[责任单位:市城管局、住建局]

      2.发动党员模范引领。结合物业管理提升和党建联建共建行动,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主题党日”,开展垃圾分类“学习日”“议事日”“奉献日”等活动,推进垃圾分类“党员先锋行动”和“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在职党员干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桶边督导、知识培训和社区宣教等志愿服务,让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同时,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积极发动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行垃圾分类宣传、分类屋(亭)现场投放情况巡查、不文明行为劝导等职责。[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七)推动习惯养成

      1.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短视频、公众号、微信群等新载体,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答、线上线下培训、生活垃圾分类点子征集、分类有奖打卡、分类技能比赛、分类达人评选、公益短视频征集等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不断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结合“刺桐厝边·睦邻善治”行动,以“四微联动”(微心愿、微协商、微服务、微公约)为重要抓手,统筹指导村(社区)、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积极收集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工作建议、意见,加强小区居民的协商配合,共同探索适合贴近小区居民实际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居民小区自治水平,增强居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成就感。[责任单位: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城管局、住建局,各街道办事处]

      2.凝聚志愿服务合力。以街道为单位,社区为主体,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结合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等工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和公益活动,确保城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小区基层组织和小区居民宣传全覆盖,指导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市场主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责任单位指导社会力量每季度开展1次及以上志愿公益活动,各街道每月至少开展2次及以上志愿公益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社会工作部,市城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各街道办事处]

      3.夯实校园分类基础。确保到 2025年底,中心城区所有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持续提升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水平和师生习惯养成,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年度素质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全覆盖式教育宣传。突出青少年学生重点群体,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学生社团或志愿团队,通过“小手拉大手”,培养一代人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4.加大宣传氛围布置。充分利用我市侨乡文化特色,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华侨、台胞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努力营造生活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同时,以南安特色地标、人文历史等为载体创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系列IP,积极融入全市各类宣传渠道,加大在生活垃圾分类互动和大型宣传活动中的应用,集中力量新(改)建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场所、主题公园,让垃圾分类宣传形象化、立体化、品牌化。利用公交车、公交亭、户外广告、电子屏幕、建筑围挡等媒介,在车站、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大力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交通运输局、城管局]

      5.强化业务能力支撑。组建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采取分类、分级、分阶、递进的培训方式,组织对社区、小区物业、督导员、志愿者以及辖区公共单位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垃圾分类队伍的专业化素养,以点带面,让各分类队伍在各自的宣传阵地上更好地向社会群众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5年6月上旬)。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系统梳理工作清单,组建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明确各分类责任主体职责,落实专项工作经费。

      (二)宣传发动阶段(2025年6月)。召开动员会议,全方位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同时,组织开展多场次、全覆盖的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三)全面实施阶段(2025年6月-10月)。分阶段、分批次有序推进社区及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实施,确保10月份实现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

      (四)自评自审阶段(2025年10月)。各责任单位、街道对照创建试点县市工作要求,开展创建情况自查自纠,及时向市生活分类垃圾工作专班汇报自评情况。

      (五)达标验收阶段(2025年11月)。积极迎接上级部门验收,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向好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制定本辖区、本行业实施方案,完善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层层落实工作体系。

      (二)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以由村(社区)牵头,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协同共治,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党建+”社区治理模式,打造基层示范案例。

      (三)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保障机制,强化资金绩效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四)强化执法震慑。落实“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双向监督,常态化开展居民小区、公共机构、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不落实行为执法检查,依据《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严查违规行为。

      (五)强化典型创建。挖掘培育典型案例,支持基层创新,探索具有南安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经验做法,提升管理效能。

      (六)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市、街道、社区、物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评价体系,通过评估、暗访、社会监督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多元监督体系,压实主体责任;实行整改销号,及时落实上级评估问题整改。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